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概念已為人熟知,伴隨著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答案再升級。近日,記者來到田頭實地探訪,對話農民、村支書、企業和相關部門。
小田怎么變“大田”
秋天的鄉村,成排的烏桕黃的、紅的、綠的葉子相互交織,落葉在陽光下接連飄下,儼然文藝大片里的鏡頭……道路兩邊,是看不到邊的金黃的水稻。泗洪縣界集鎮農村工作局局長張浩德指著一片2000畝的高標準稻田說,目前鎮里已流轉的耕地面積有8.9萬畝,高標準農田正在持續建設中。
藏糧于地,意味著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靶√铩弊儭按筇铩?,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端牢飯碗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同時,對于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升級至關重要。
江蘇省供銷合作總社旗下的江蘇蘇合農業社會化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蘇合農服),“兩端帶動中間”模式受到農業農村部的肯定,2021年被列入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組織單位??偨浝韺O振中,北京大學博士后?!白x博士期間,我參與過一些課題研究,當時我們預測農業發展會遇到‘瓶頸期’?!彼f,“在我參與‘種田’后,進一步認識到小田變大田的重要性。比如,取消了壟溝,每100畝可增加耕地約5畝,農業科技和農業機械對農業的支撐作用也大幅提升?!?/span>
“前端強化農資服務網絡建設,后端擴大糧食市場化訂單規模,我們采取‘兩端帶動中間’的模式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因為在‘中間’,尤其是農機的社會化服務目前很難賺到錢,甚至還要往里面貼路費?!睂O振中坦言,“事實上,在很多地方,原來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還不高,一些地方只是把田間道路硬化一下,把村級溝渠改造一下就完了?!?/span>
真正的“大田”應是什么樣?“最理想的狀態,農機手吃過早飯,往拖拉機上一坐,一直往前開,開到中午在那頭吃午飯,中途不用掉頭?!睂O振中說,“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最理想的這個狀態,它的效率是最高的。100米長的地,只能開100馬力以下的小拖拉機。200米長的地可以用到160馬力的拖拉機,如果是500米長甚至1000米長的地,就可以用200馬力以上的拖拉機,那顯然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油耗也更低。所以,對農機手來說,同樣干一天活,大田能干400畝、500畝,小田可能100畝都干不到?!?/span>
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通、溝相連……在泗洪縣界集鎮山頭村,記者看到了一塊3000畝左右的“大田”?!拔覀冞@塊田要算長度的話,能有五六里路,整片連在一起,光道路就投資了上千萬元?!贝髴繇n成江告訴記者,“為了把小田整成大田,當時費了不少口舌,一個個農戶去做工作。我說,你可以跟我們一起干,我給你發工錢,或者想自己種也可以,想種多少種多少,我們把田整好后,你隨意挑?!?/span>
省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陶長生說,建設高標準農田是落實“藏糧于地”戰略的關鍵舉措,只有農業基礎設施完善了,就能為提高農機作業效率打好基礎,農機作業效率提高了,那些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服務效率才能提高。
據了解,大力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目前全省服務主體穩定在6.8萬個、年托管服務面積達到6900多萬畝次、營業收入超140億元,為江蘇糧食總產連續5年創歷史新高提供了堅實的服務保障。
“小戶”怎么變“大戶”
建設現代農業的一個重大難點在于如何把眾多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的軌道,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10月28日,在泗洪縣界集鎮山頭村,蘇合農服與山頭村訂單農業簽約。山頭村黨支部書記孫其響說,村里已經流轉的土地有6000多畝,這次拿出600多畝地種酒用高粱,“跟大公司簽約,我們沒有后顧之憂,高粱收下來就能有銷路?!?/span>
紅櫻子,酒用高粱的特殊品種?!拔疫@200畝地種小麥和水稻,現在也種些紅櫻子。酒用高梁以前不敢隨意種,怕有風險,現在有了訂單就安心多了?!?975年出生的山頭村村民朱道東說,“我以前也在廠里打工,幾年前回來種地,村里種地的基本都是40歲以上的人。你說200畝地能不能忙得過來?現在都是機械化播種、機械化收割,平時需要鋤草、打藥時,會請幾個短工幫忙。我也不是一年到頭綁在地里,空閑時還會在外面打些短工?!彼_心地告訴記者,今年夏天因為氣溫高,赤霉病少,小麥收成比較好,接著又感慨現在的200畝地分成了三、四塊,從這塊走到那塊大約要十分鐘,如果能連在一起就更好了。
“我們一直在絞盡腦汁地想怎么能帶動小農戶?實際上比較容易被服務的是像朱道東這樣的適度規模的大戶。我們想,通過基層供銷社來銜接小農戶,形成類似于適度規模的大戶。從這個角度考慮,目前正在推動的就是訂單農業?!睂O振中說,“通過鎖定下游訂單的形式組織上游農戶開展規?;a,有力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睋?,目前,蘇合農服已與洋河股份、牧原股份、立華集團等10余家大型用糧企業建立了長期定向合作,今年與洋河股份簽訂了2.1萬畝高粱基地定向種植協議,小麥季計劃擴大至5萬畝以上。去年,蘇合農服實現糧食訂單21.8萬噸,今年將達40萬噸。
蘇合農服社會化服務部經理任正文說,通過訂單導入的“農資+技術”服務,2022年在宿遷試點示范田塊實現小麥畝產平均增加12%,同時農藥和化肥施用量降低15%;2022年宿遷普通小麥平均價格為1.48元/斤,蘇合農服通過訂單導入服務后的銷售平均價格達到1.54元/斤。通過兩端帶動實現農戶每畝小麥綜合收益較往年提高近80元,有效提升了農戶生產積極性。
江蘇現有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超過20萬家,這是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主要力量和鄉村振興的主力軍。但就江蘇來看,仍存在眾多小農戶經營面積小而且分散、從業人員多數年齡偏大等問題。隨著農村勞動力加快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這一現象會更加突出。小農戶在生產過程中面臨許多新問題,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辦起來不合算的事,將越來越多。
陶長生說,江蘇服務主體眾多,但有影響、叫得響的偏少,服務萬畝耕地以上的還是占少數。各地的實踐充分證明,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是化解“誰來種地”之憂的根本舉措,是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的必由之路,也是應對世紀疫情、防范農業風險的現實路徑。
標準太亂怎么辦
“剛才我說中端服務這塊不掙錢還要貼錢,還有一個原因是,現在農業社會化服務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或者說標準太亂,大家都在做標準?!睂O振中說。
沒有標準,意味著很容易引起爭端?!氨热缯f我們去施藥,噴除草劑。噴后48小時要上水覆蓋田面,這樣除草效果能達到99%。如果藥噴完了,農戶沒上水,這個效果就會降到50%以下。我們最怕的是,我有提供施藥的服務,他沒上水,但因為沒有標準,他可能會反過來怪我服務沒到位?!比握恼f,針對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相對缺乏的情況,蘇合農服也制定了水稻、小麥、高粱三種作物的服務菜單及企業服務項標準,共涉及20余項具體服務指標。
從農戶的角度來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在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規模實力、經營水平、服務效果等方面參差不齊,難以滿足新階段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皬姆樟鞒探嵌瓤?,一些服務組織服務前缺少與農戶的充分溝通,服務中缺乏對標準化作業流程的監督,服務后沒有根據作業情況對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完善等,無法滿足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需求?!睆埡频抡f。
省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卓煒說,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在擴面的同時,要提升服務質量,引領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和綠色化,“截至9月底,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開展以土地托管為主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1555萬畝,開展配方施肥、統防統治、農機作業等三項環節服務規模達2632萬畝次?!?/span>
據了解,江蘇已提出要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加快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質量。從規范管理、創新機制、打造品牌上下功夫,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健康發展。在規范管理上,以縣為基礎,研究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服務標準和服務規范,強化服務過程指導和服務效果評估。加強服務合同、服務價格監管,推廣使用示范文本,規范服務行為,防止價格欺詐和壟斷,保障農民權益。在創新機制上,鼓勵創新服務模式和組織形式,推廣“服務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服務主體+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農戶”等組織形式,促進各主體緊密聯結,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在打造品牌上,各地要著力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品牌,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場競爭力,不斷涌現叫得響的江蘇品牌。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宋曉華 文/攝